中國經濟網編者按:第三家赴港上市內地農商行、廣州本地法人銀行上市破局,廣州農商行的上市被冠以多個“頭銜”。自2009年成立之時就提出上市的廣州農村商業銀行,IPO之路終于接近終點。1月4日,廣州農商行在港交所發布其IPO文件,中金、招商證券、建銀國際、農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廣州農商行的前身為1952年在廣州市成立的第一家農村信用合作社,于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立開業。截至2016年9月,廣州農商行擁有營業網點624家,其中廣州市618家,約占廣州市所有商業銀行營業網點的23%,位列廣州市首位。
然而,廣州農商行當前面臨著績增長乏力、資產質量下降等問題。2013年至2015年期間,凈利潤分別為49.46億、54.8億及50.0億,其中,2015年的凈利潤同比負增長。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9月,該行實現凈利潤34.8億元,同比增長18.73%。
分析人士認為,廣州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呈現上升趨勢,并且已經到了明顯拖累整體業績的地步。截至2016年三季度,該行不良貸款率達到1.79%,高于同期國內商業銀行1.76%的不良貸款率均值。該行表示,不良率的增加,主要原因由于經濟增長放緩造成部分借款人財務狀況及還款能力惡化。此外,截至2016年9月末,該行涉農貸款占其貸款總額的11.2%,涉農貸款不良率2.77%,高于該行的整體不良率。
廣州農商行致力于服務“三農”和小微業務,這部分業務的信貸風險更高。在招股書中,該行指出,面臨“三農”銀行業務固有的風險;同時也有因向小微客戶發放貸款而面臨的信用風險。
有報道指出,若按照九臺農商行的上市進程推算,廣州農商行或于2017年中期完成發行。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經濟網致電廣州農商行進行采訪,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IPO的相關事宜要以港交所掛牌的文件為主,如有新的進展會與媒體溝通。
廣州農商行選擇赴港IPO 發行規模不超過31.26億股
廣州農商行在官網中這樣描述自己,“廣州農商銀行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至今已有六十年發展歷史的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一直以來,我行立足南粵大地,秉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經營宗旨”。
據中國網財經報道,廣州農商行啟動上市的計劃由來已久。早在該行改制并開業次年,就有媒體報道稱該行爭取兩年內上市,IPO準備工作亦正式啟動,最快在2011年一季度明晰具體上市方案。不過,此后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直至2015年,該行上市進程開始加快?!?/p>
該行2015年年報顯示,該行董事會2015年組織測算資本金缺口情況,研究資本補充的可行方案,推進上市準備工作。而在2016年3月召開的廣州市普惠金融工作總結推進會上,廣州市金融局也明確表示支持廣州農商行開展上市工作?! ?/p>
廣東銀監局于去年12月23日批復同意該行發行H股并上市的申請,發行規模不超過31.26億股。如果按照該行現有總股本計算,這一發行規模約占其發行后總股本的27.72%,若順利完成該數量級H股的發行,廣州農商行的注冊資本也將超110億元,僅次于北京農商行。
股東數量多 股權結構較為分散
一財網報道,廣州農商行從2010年起開始構建珠江系綜合金融服務集團。2010年3月發起成立淮濱珠江村鎮銀行,開啟了跨區域經營的擴張之路;2014年12月,由廣州農商銀行全資設立的珠江金融租賃公司正式開門營業,為全國第一家由農商銀行全資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 ?/p>
迄今,廣州農商行已發起設立24家珠江村鎮銀行,分布在北京、河南、湖南、江蘇等9個省和直轄市。截至2016年11月末,珠江金融租賃累計投放163.39億元,資產總額129.25億元。以外,廣州農商銀行在廣東省內還開設了5家分行,分別為佛山分行、清遠分行、肇慶分行、河源分行、橫琴分行。
21世紀經濟報道稱,廣州農商行股東數量極多。截至 2015年末,廣州農商行共有股東 29266位。其中,法人股東 722位,持股 57.49億股,占總股本的 70.51%,其中國有股東 13位,持股 19.59億股,占總股本的24.03%;自然人股東 28544人,持股 24.04億股,占總股本的 29.49%。
該行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前十名股東持股占比合計為 31.25%,前十名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超過 5%。其中第一大股東為是廣州市政府整合市屬金融產業的平臺——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91%;第二大股東為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 4.53%;第三大股東為廣州萬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29%。前三大股東均為國有獨資企業。
廣州農商行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據悉,截至2016年9月30日,該行29235名現有股東中,尚有37名法人股東及4603名自然人股東因無法聯系等原因而無法確認其股東身份,該等股東共持有該行已發行總股本約2.52%。
不良率呈上升趨勢 涉農貸款不良率高于該行整體不良率
招股書顯示,廣州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呈上升趨勢。2013年的不良率為0.9%,2014年為1.54%,2015年則是1.80%,2016年前三季度達到1.79%,高于同期國內商業銀行1.76%的不良貸款率均值。尤其是涉農貸款,截至2016年三季度,該行涉農貸款不良率為2.77%,高于該行整體不良率。
從資產質量來看,廣州農商行對若干行業和借款人的貸款集中度較高,特別是為制造業、房地產業和批發零售業等提供的貸款分別占貸款的69.6 %、71 %和69.5%?!叭魏伪拘匈J款高度集中的行業的環境或相關行業的借款人的財務狀況或經營業績惡化,均可能對本行的現有貸款質量及對相關行業發放新貸款的能力有不利影響,繼而可能對本行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闭泄蓵赋觥?/p>
招股說明書表示,“三農”銀行業務是該行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6年9月30日,涉農貸款約占該行貸款總額的11.2%,因此,該行面臨“三農”銀行業務固有的風險,例如生產效率低、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生產周期長以及缺乏應對災害事件的保險制度,均會對涉農貸款客戶的業務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繼而影響其償還貸款的能力。
據投資快報報道,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廣州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呈現上升趨勢,并且已經到了明顯拖累整體業績的地步。截至2016年三季度,該行不良貸款率達到1.79%,高于同期國內商業銀行1.76%的不良貸款率均值。較高的不良貸款率成為一枚“定時炸彈”,2015年該行因不良貸款產生的巨額資產減值,給其業績帶來較大的負面沖擊。
此外,廣州農商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則趨于下滑。2013年底至2015年底,該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90.58%、183.37%及170.79%。不過,截至2016年三季度,該行的撥備覆蓋率有所回升,錄得179.72%,略微高于同業均值。
2015年凈利潤負增長 對港股投資者或沒啥吸引力
截至2016年9月30日,廣州農商銀行的總股本是81.53億股,31.26億股的IPO發行規模約占其發行后總股本的27.7%。
據時代周報報道,近年來,廣州農商行資產規模成長較為迅速。該行總資產由2013年底的3795億元增長到2015年底的5828億元,其間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3.9%。與資產規模相比,該行業績增速稍顯緩慢。2013-2015年期間,該行收益分別為121.4億元、138.6億元及162.1億元,其間復合年增長率為15.5%;凈利潤分別為49.46億元、54.8億元及50.0億元。由于2015財年該行計提了高達40億元的資產減值,該年度其凈利潤出現負增長。
中國網財經報道稱,廣州農商行同時還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數據顯示,該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8.7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1億元;實現凈利潤34.8億元,同比增長18.73%。該行受息差收窄影響較大,2016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息收入同比下滑9.22%至77.23億元。
分析師表示,提交IPO申請后,就是聆訊,然后路演上市,整個時間不會太長,港股上市的審批比較快,因為港股主要是形式上審核,只要要件齊全就行。但港股新股破發已成常態。
有分析指出,在港股這樣一個較為成熟的市場,散戶可選擇投資的中資銀行已經有很多,而一些資質相對較差的中資銀行對于散戶投資人的吸引力較低,投資者會擔心這些銀行的資產質量,以及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其抗風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