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不斷進展,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許多女性朋友,特別是中老年、多產婦的女性常會遇到漏尿的困擾,甚至嚴重的有子宮脫垂、臟器脫垂的困擾。她們卻誤以為這是“老年病”而不重視,有的因為害羞、怕丟臉而難以啟齒。久而久之,漏尿和脫垂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其實,女性朋友們都應該要重視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及時診斷、及時治療,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被大家稱為“社交尷尬癌”,是因為該類疾病常見于產后和中老年女性,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這當中包括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礙、大便失禁等。那該如何治療,首先我們要先分清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礙?
盆底肌功能障礙是指盆底的支持結構發生損傷,或功能異常導致的一組疾病,常由于分娩、腹壓增加、衰老等原因造成。比較嚴重的盆底肌功能障礙,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子宮脫垂主要是由于盆腔筋膜、韌帶、肌肉等松弛、薄弱,對子宮的支撐力量減弱導致的。多次陰道分娩史、子宮脫垂家族史是發生子宮脫垂的重要因素。
壓力性尿失禁指由盆底肌松弛引發的打噴嚏或咳嗽等腹壓增高時出現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滲漏。癥狀表現為咳嗽、噴嚏、大笑等腹壓增加時不自主溢尿。體征是腹壓增加時,能觀測到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流出。尿動力學檢查表現為充盈性膀胱測壓時,在腹壓增加而出現的不自主尿液外漏。
針對以上癥狀問題,來自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上海德馨醫院鐘蕙芳主任建議發現以上問題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盡快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明確病因,才能更及時地對癥治療。在日常的門診病例中,女性盆底肌治療通常包括物理療法,也可以通過手術治療
物理療法:如果盆底肌松弛不是很嚴重,可以選擇物理療法改善,比如按摩、電刺激療法等,有利于刺激盆底肌收縮,并且還可以進行提肛、縮肛運動,從而改善盆底肌松弛引起的不適癥狀。如果癥狀比較嚴重,根據醫生的判斷后,則會建議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治療,能夠使脫垂的臟器回到原來的位置。無論哪種方式,都應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就醫。
鐘蕙芳主任1977年畢業于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是中華醫學會內鏡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會員及中華外科內窺鏡雜志編委。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從事婦產科工作三十余年,擔任過婦科行政主任及臨床主任工作。對婦科的盆底功能障礙、子宮脫垂、壓力性尿失禁、宮頸環扎、良性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不育、習慣性中孕流產等疑難雜癥的診斷,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專業擅長婦科盆底功能障礙、子宮脫垂、壓力性尿失禁、良性腫瘤、內異癥、宮頸機能不全、等疑難雜癥。







